第二十七日︱即使面對攔阻嘲諷,我也要抓緊主的恩典
即使面對冷淡、攔阻、嘲諷,為了讓被鬼附的女兒經歷釋放,這位母親始終堅定不移地緊緊抓住耶穌:哪怕是掉下來的碎屑,也是極豐盛的恩典。
即使面對冷淡、攔阻、嘲諷,為了讓被鬼附的女兒經歷釋放,這位母親始終堅定不移地緊緊抓住耶穌:哪怕是掉下來的碎屑,也是極豐盛的恩典。
「耶穌遞給門徒,門徒又遞給眾人」,在馬太筆下,是「遞給」是關鍵詞,從耶穌到門徒,從門徒到眾人,起點在於我們肯不肯把自己交在耶穌的手中,成為一個「把恩典傳遞」的人…
在一個奉行羅馬律例的社會,施洗約翰沒有逃避,反而按著上帝的律法,指出希律王的道德過失……
芥菜種的種子,是一位有心人拿去種在田裡,而且是只種「一粒」,他的目的似乎不是收成,而是讓它長成飛鳥可以棲息、築巢的地方……
一百倍、六十倍、三十倍,重點不是有多少倍,或者誰的倍數多一點,而是結出果子來。唯有當我們有一塊良田可供撒種時,在那裡神的話才能產生影響,結果纍纍,滋潤他人。
按照教會一般的教導,常以約翰壹書一章9節來表達上帝的赦免,沒有甚麼罪,上帝不能赦免,重要是我們面對自己的罪,向上帝承認的話,上帝便會寬恕我們。不過,回到福音書裡,主耶穌似乎有不同的看法……
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:對於一個愛批評的人,總有他可以批評的地方。無論對哪一方,都可以找來批評的把柄,怎麼做都是錯。耶穌時代,就有一群這樣的人…
當一個人接受耶穌時,一定同時會面臨許多人的反對,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的父親、母親、奶奶、兄弟姐妹,這無疑是痛苦的;但耶穌鼓勵我們,這個時候我們不要為了維持眼前的和平而放棄信仰……你是一個面面俱圓的人嗎?你會為了不得失人而避談信仰立場嗎?
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傳福音,我們當如蛇般「機警」——小心謹慎,在逼迫臨到的時候,我們要隨機應變,甚至懂得著草走人,不必逞英雄;但是,若我們已經要被交到敵人手裡,那就保守自己真誠無偽,不被虛謊和惡毒所勝,安心作見證吧。
「耶穌隨即叫了十二個門徒來,給他們權柄…」重點從來不是十二個門徒的身世、學識、家底,而是耶穌叫了他們進來,並且給了他們權柄。原來,關鍵不在於我們有否看見人群,而是我們有否聽主召喚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