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日︱我可以重新選擇嗎?
導言
馬可有一個獨特的敘事方式,叫「三文治結構」,葉魯的女兒和血漏的婦人是其中之一,血漏的婦人是「餡」,葉魯的女兒是「皮」,一般「皮」和「餡」兩者之間有著接近的信息,「皮」是框架,「餡」是核心信息。昨天和今天的經文,同樣是一個「三文治」,昨天耶穌差遣門徒出去傳道及趕鬼是三文治的「皮」,今天施洗約翰的死及經過是三文治的「餡」……
聖言誦讀:馬可福音六章14~29節
邀請您在心裡反覆默誦今天的經文,留意當中觸動您的詞彙/句子。
14當時耶穌的名聲傳揚出去,希律王也聽到了。有人說:“施洗的約翰從死人中復活了,所以他身上有行神蹟的能力。”15又有人說:“他是以利亞。”還有人說:“他是先知,像古時先知中的一位。”16希律聽見就說:“是約翰,我砍了他的頭,他又活了!”
17原來希律曾親自派人去捉拿約翰,把他捆鎖在監裡。他這樣作,是為了他弟弟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,因為他娶了希羅底為妻,18而約翰曾對希律說:“你佔有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。”19於是希羅底懷恨在心,想要殺他,只是不能。20因為希律懼怕約翰,知道他是公義聖潔的人,就保護他。希律聽了約翰的話,就非常困擾,卻仍然喜歡聽他。21有一天,機會來了。在希律生日的那一天,他為大臣、千夫長和加利利的要人擺設了筵席。22希羅底的女兒進來跳舞,使希律和在座的賓客都很開心。王就對女孩子說:“你無論想要甚麼,只管向我求,我一定給你!”23並且對她再三起誓:“你無論向我求甚麼,就是我國的一半,我也一定給你!”24於是她出去問母親:“我該求甚麼呢?”希羅底告訴她:“施洗的約翰的頭!”25她急忙到王面前,向王要求說:“願王立刻把施洗的約翰的頭放在盤子上給我!”26希律王非常憂愁,但是因為他的誓言和在座的賓客,就不願拒絕她。27希律王立刻差遣一個侍衛,吩咐把約翰的頭拿來。侍衛就去了,在監裡斬了約翰的頭,28把頭放在盤子上,拿來交給那女孩子,女孩子又交給她的母親。29約翰的門徒聽見了,就來把他的屍體領去,安放在墳墓裡。
—馬可福音六章14~29節.新譯本—
昨天門徒被拒絕之後扽走啲塵,是宣告自己效忠上帝;而這份忠心,來到施洗約翰的身上,就是即使明知會招致殺身之禍,仍然要忠於上帝,忠心宣講上帝的道。
在今天的經文中,除了至死忠心的施洗約翰,心恨手辣的希羅底之外,還有一個人物,就是希律王。在馬可的筆下,希律王的形象非常矛盾,他在誓言與真理之間掙扎,在虛榮與敬畏之間拉鋸。
希律對約翰的「敬畏」並非虛假,他「知道約翰是公義聖潔的人」,「喜歡聽約翰講論」,甚至「想保護他」(20),但這份敬畏始終被鎖在監牢裡。希律像許多現代人一樣,將信仰切割成「私人領域」:週日敬拜時感動落淚,週一開會時卻選擇欺瞞;讀經時認同「不可姦淫」,卻放任眼目情慾在社交平台上流連。
希律的矛盾提醒我們:真理若只停留在「喜歡聆聽」的層次,卻不讓其穿透生命核心,最終必會耳朵發沉,淪為自我安慰的例行公事。
當女兒在宴會中翩然起舞,希律在酒精與虛榮的加持下輕率起誓。這看似「無心之過」,暴露了他內在的致命傷——寧可背棄真理,也要維護自己的形象。如果可以重新選擇,希律會不會為了持守真理,而付上打破「自我形象」的代價?
親愛的弟兄姊妹,當真理觸碰我們的「核心利益」時,我們又會如何選擇呢?
禱告良辰:
親愛的主,求祢赦免我時常在真理與妥協間搖擺的軟弱。當我的「希律心態」又肆虐,害怕失去人的認同時,求祢用聖靈的火燒毀這些虛榮。賜我智慧分辨何謂真正的誓言,賜我勇氣在眾人面前持守聖潔,讓我的生命成為祢恩典和真理的見證。禱告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