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日︱係時候扽走啲塵啦

導言

女兒的幼兒學校要穿小白鞋,這一雙小白鞋差不多是專屬於學校的,但偶爾我們在星期六、日還是不得已的穿著外出。每一次穿完外出後,周日晚上,我都要做一次深層清潔和消毒,讓女兒第二天可以拿回學校繼續穿。這是為了保護學校和同學仔,為免學校受外來的污染。這種現代的跺去塵土的行為,原來,耶穌差遣門徒的時候,就已經這樣教導……

 

聖言誦讀:馬可福音六章6~13、30~31節

邀請您在心裡反覆默誦今天的經文,留意當中觸動您的詞彙/句子。

耶穌到周圍的鄉村去繼續教導人。7他把十二門徒叫來,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,賜給他們勝過污靈的權柄;8吩咐他們說:“除了手杖以外,路上甚麼都不要帶,不要帶乾糧,不要帶口袋,腰袋裡也不要帶錢,9只穿一雙鞋,不要穿兩件衣服。”10又對他們說:“你們無論到哪裡,進了一家就住在那家,直到離開那個地方。11甚麼地方不接待你們,不聽你們,你們離開那地方的時候,就要把腳上的灰塵跺下去,作為反對他們的見證。”12門徒就出去傳道,叫人悔改,13趕出許多鬼,用油抹了許多病人,醫好他們。

30使徒們回來聚集在耶穌跟前,把他們所作和所教導的一切都報告給他聽。31耶穌對他們說:“來,你們自己到曠野去休息一下。”

—馬可福音六章6~13,30~31節.新譯本—

這是耶穌呼召門徒之後的首次差遣,從第一至三章呼召門徒開始,我們就已經知道,呼召原是為了差遣,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教導和裝備,如今正是實踐的時間。

耶穌對門徒的差遣很特別,祂讓門徒輕裝前行,放下一切謀生的工具、錢包、連備用衣服也不帶,只帶著一根手杖就出發;而與之相對的,是耶穌「賜給門徒勝過污靈的權柄」。這種對比提醒我們傳道並不是靠口才、物質或學識,而是神親自授予的屬靈權柄。今天你我去佈道,或許已經習慣「禮物」先行,如果沒有「禮物」、沒有「服務」,對方會讓你進屋嗎?不一定會。但是,原來被拒絕有被拒絕的做法,耶穌教導門徒若遇到拒絕接待的家庭,就跺下腳扽走啲塵。為什麼要扽走啲塵?耶穌說這是為了見證。

根據猶太傳統,跺腳扽走啲塵的動作係象徵與不潔淨之物劃清界限。因為外邦城市的塵土是不潔淨的,為免玷污耶路撒冷,人從外邦城鎮回耶城之前,都應該將來自不潔外邦之地的塵土扽走。故此,扽走啲塵不是一個粗魯的舉止,而是宣告我是效忠上帝的,不與拒絕福音的人同流合污,對門徒而言,這是莊嚴的宣告:我們已盡忠傳遞信息,選擇權在聽者手中

「被拒絕」是我們必經的信仰歷程,但原來,耶穌早已教導了我們可以扽走啲塵,不必因別人的不信而自責自憐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或者,係時候,扽走啲塵,繼續向下一家前行。

 

禱告良辰:

親愛的主,求祢賜我單純的信心,讓我能帶著祢所賜的權柄輕裝前行。當遭遇拒絕時,求祢保守我不陷於自責;當經歷恩典時,教我將榮耀全然歸祢。求以馬內利的主常與我們的教會同行,一家又一家的走下去。禱告交託,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求,阿們!


 

#2025年預苦期默想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