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日︱我以為我知道,其實我不知道
導言
「哩,我就知道佢係咁」、「嗱嗱嗱,嗱嗱,嗱嗱嗱嗱嗱嗱嗱,嗱嗱」、「都話左咖啦」。你熟悉這種句式嗎?這些句子,似乎無講野,但又似乎講左好多野,核心的意思都是要表達「我太熟你啦」。「我太熟你啦」,當耶穌回到家鄉拿撒勒,這些句子同樣一句一句進入祂的耳中,太熟悉一個人,到底會帶來怎樣的後果?
聖言誦讀:馬可福音六章1~6節
邀請您在心裡反覆默誦今天的經文,留意當中觸動您的詞彙/句子。
1耶穌離開那裡,來到自己的家鄉,他的門徒跟著他。2到了安息日,他開始在會堂裡教導人;很多人聽見了,都驚奇地說:“這個人從哪裡得來這一切呢?所賜給他的是怎麼樣的智慧,竟然藉著他的手行出這樣的神蹟?3這不是那木匠嗎?不是馬利亞的兒子,雅各、約西、猶大、西門的哥哥嗎?他的妹妹們不也在我們這裡嗎?”他們就厭棄耶穌。4耶穌對他們說:“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、本族、本家之外,沒有不受人尊敬的。”5耶穌不能在那裡行甚麼神蹟,只給幾個病人按手,醫好了他們。6對於那些人的不信,他感到詫異。
—馬可福音六章1~6節.新譯本—
耶穌回到自己的家鄉,卻因家鄉人的不信,祂「不能」行甚麼神蹟。然而,這些鄉里並非完全沒有機會見證耶穌的神蹟和大能,在第2節就已經提及到,他們從耶穌在會堂裡的教導,察覺到眼前這人充滿智慧,甚至祂行過神蹟。
只是,這些讓他們驚奇的事實,卻沒有更新他們對眼前這人的認知,眼前這人仍然是「那木匠」,是「馬利亞的兒子」,是「雅各、約西、猶大、西門的哥哥」。他們的眼光停留在耶穌的「出身」,他們的認知定格在「耶穌的過去」,無法正確看待耶穌現在的教導和神蹟。原來,有時候「太熟悉」會帶來「成見」,阻礙人們的信心,無法看到真相,窒礙人們經歷神的愛與能力。
耶穌不能在家鄉行甚麼神蹟,不是能力的缺失,而是這些鄉里對耶穌先入為主的認知,要超越「過於熟悉」的盲點,我們需要有超越「過去認知」的信心。我們是否像拿撒勒人,因為「太熟悉」而窒礙我們去「經歷」神的能力。
面對家鄉的拒絕,耶穌並未糾纏,而是繼續前行,「到周圍的鄉村去繼續教導人」(6),人的拒絕,成為神開啟新路的記號。正如昔日保羅被拒於猶太會堂,便轉向外邦人。當我們因為「成見」而「故步自封」時,神的靈早已繼續前行,在不同的地方拓展祂的國度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在我的生命或教會中,有哪些「太熟悉」的人、事、觀念,可能成為我進深認識神的窒礙?當真理超越「既定認知的框框」時,不如放下那些「我知道」,讓耶穌來重新定義?
禱告良辰:
親愛的主啊,求祢刺破我們神學上的麻木,事奉中的盲目,赦免我們用經驗取代敬畏、用方法取代使命。求祢以聖靈來引導,引導我們衝破心中的層層「我以為」、「我知道」,容讓真理顛覆那些既定的認知。在未來的歲月,敏銳聖靈的引導,繼續拓展祢的國度。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!